开学了,不少家长看到班级群里的换老师通知就开始焦虑,担心孩子刚适应原来老师的节奏,难以适应新老师的教学风格与相处模式。其实换老师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常见情况,家长先稳住心态,才能帮孩子平稳度过过渡期。家长不必过于焦虑,不妨试试下面几个实用方法,帮孩子轻松适应新老师。
面对换老师,孩子可能会直白地说“我想原来的老师”“不喜欢换老师”,甚至会因为情绪低落而抵触新学期的学习。这时候,家长千万别急于否定孩子的感受,别说“新老师也一样好,你别矫情”“原来的老师都走了,想也没用”,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不被理解,反而加重抵触心理。正确的做法是先共情,比如蹲下来跟孩子说:“是啊,突然换老师,不能每天见到熟悉的XX老师,你心里肯定不好受,妈妈特别理解你。”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看见、被接纳后,紧绷的心情会慢慢放松,等他们情绪平静下来,再和孩子一起聊聊“接下来怎么跟新老师相处”,孩子也会更愿意听。
用好奇心代替担心
焦虑往往源于对未知的恐惧,孩子害怕新老师,其实是因为不了解。家长可以试着用“好奇心”帮孩子打破这种恐惧,比如睡前聊天时问孩子:“你猜猜新老师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呀?说不定她上课的时候会带有趣的小道具,或者会讲特别好玩的故事呢!”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脑洞大开:“新老师的兴趣爱好会是什么?是喜欢画画,还是喜欢运动?要不要准备几个小问题,等开学见到老师的时候问问她?”像“老师,您平时喜欢做什么呀?”“您上课的时候,我们要是有不懂的问题,可以随时问您吗?”这类轻松的问题,能帮孩子主动靠近新老师,把对未知的焦虑变成对新学期的期待。
给自己和孩子适应时间
很多家长总希望孩子能“一键适应”新老师,一旦发现孩子第一天回家说“新老师讲课我有点听不懂”,就立刻慌了神,甚至觉得“换老师真是太糟糕了”。其实,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,适应新环境、新人物都需要过程,别用“第一天就要完美适应”的标准要求孩子。可以和孩子做个小约定:“咱们先给彼此和新老师两周时间,这两周里,我们每天都聊聊在学校和新老师相处的小事,两周后再一起说说,是不是比现在适应多啦?”这样的缓冲期,既能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慢慢了解新老师,也能让家长避免因急于求成而给孩子施加压力。
请记住:
每个老师都有独特的优点,有的老师擅长用幽默的语言调动课堂气氛,有的老师耐心细致,特别会关注内向的孩子。换老师不是“麻烦”,而是给孩子一次学习适应变化、接触不同风格老师的机会——毕竟未来的人生中,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,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,本身就是成长的必修课。相信只要家长做好引导,孩子一定能和新老师慢慢熟悉,在新学期里继续发光发热!